不仅如此,第51分钟,面对一记清晰的高球,杨泽翔依旧未能停住球,而是将球巧妙地停到了对方前锋脚下,导致一次危险的进攻。比赛统计显示,杨泽翔在本场比赛中9次身体对抗中有6次失位,14次丢球,4次犯规,他的表现堪称灾难。

面对全场的低迷表现,队员们似乎仍对胜利缺乏渴望。即使比分落后,国足后场依然进行无意义的倒脚,仿佛没有任何逆袭的欲望。此举连名宿孙继海也忍不住批评:“我们都0-1落后了,倒脚又有什么意义?”其中,王上源的任意球更是令人失望,球已到了最后时刻,连门将王大雷都上前压阵,而王上源却将球传回大后方,似乎连拼劲都没有了。

这场失败的背后,球员的心态令人堪忧。难道他们已经心知肚明,出线无望,只想着保护自己不受伤吗?如果真是这样,那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中国的职业足球联赛,是否还值得继续存在。

如今,23年来中国足球已六度缺席世界杯。尽管投入巨大、口号多如牛毛,却依然无缘世界杯舞台,这一结果难以接受。更为可悲的是,即使国际足联在扩大世界杯参赛队伍至48支后,中国队依然未能突破,这样的失败实在令人羞愧。

至今,球迷们只能无奈地面对这样一个现实:中国足球在全球范围内,已成最差一档。尽管有人指出,近年来涌现了一些潜力新星,但这些球员最终能带领中国队走出困境吗?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答案似乎早已不再重要。

而我们足球队员的态度更加令人失望。在赛后,王大雷对媒体表示,队友们“尽力而为”,并一再提到“有些事情无法控制”。然而,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球员如此消极的表现?难道他们真的认为,粗糙的动作和犯规就算是“尽力”了吗?

此时,我们不得不反思:在过去的20年里,随着不断涌现的新星,为什么中国队依旧未能走出困境?邻国乌兹别克斯坦、约旦等国家都能突破队史,进军世界杯,而中国队却屡屡止步,难道差距仅仅体现在资金和人口数量上吗?

眼下,最关键的问题并非教练、阵型或主客场差异,而是球员的基本功实在过于薄弱。球员无法控制球,无法精准传球,无法进行有效对抗,这才是根本问题所在!

尽管赛后舆论风波不断,韩媒继续用“耻辱”等字眼讥讽我们的失败,我们的球员却依然心安理得地为自己辩解。过去的6届世界杯,中国足球始终未能突破,而这其中的问题,不可能简单地归结为“有些事情无法控制”。如果我们不认真反思,承认失败,痛定思痛,重新出发,这样的耻辱就将永远伴随我们。

信源:海峡网 2025年6月6日关于“韩媒:再次败走世预赛的中国队简直是耻辱”的报道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