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武汉光谷一家不起眼的台球俱乐部里,17岁的李炜正俯身瞄准一颗关键黑球。随着清脆的撞击声,这颗决定比赛胜负的球精准入袋,周围顿时爆发出欢呼——这是2023年全国青少年斯诺克锦标赛的决胜局,也是这位武汉少年职业生涯的转折点。

一、台球桌上的"武汉伢"

李炜与斯诺克的结缘颇具戏剧性。12岁那年,他偶然在父亲工作的社区活动中心摸到球杆。"第一次握杆就感觉特别顺手",李炜回忆道。彼时武汉正兴起台球热,洪山体育馆周边的球房成了他的"第二课堂"。与其他球员不同,他总带着笔记本记录每个失误球的走位,这种"学霸式训练法"让教练王建国印象深刻:"这孩子把斯诺克当数学题在解。"

二、破茧成蝶的2019赛季

转折发生在2019年WSF公开赛。当时世界排名200开外的李炜爆冷击败泰国名将桑坎姆,那场比赛中他打出的单杆138分至今仍在B站台球区被反复播放。"武汉闷热天气练就的专注力帮了大忙",李炜笑着解释。赛后世界台联官网特别提到:"这位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国选手,有着与年龄不符的线路计算能力。"

技术特点解析:
  • 母球控制:擅长用低杆刹车制造"锁死位",武汉球房老板称其"刹车小王子"
  • 防守体系:独创的"三库回顶"战术在2022年亚锦赛成功率高达82%
  • 心理素质:关键球平均思考时间达47秒,远超同龄选手的32秒

三、家乡的台球火种

如今在武汉体育学院设立的"李炜台球工作室"里,每周都能看到他指导小球员的身影。"武汉不缺台球天才,缺的是系统训练体系",说着他调整了一个8岁学员的架杆手势。据武汉市台协统计,自李炜成名后,当地青少年台球培训报名人数激增300%,光谷甚至出现了24小时营业的"斯诺克自习室"。

当被问及世界杯目标时,这个习惯用武汉话喊"铆起搞"的年轻人突然严肃:"我想让世界记住,斯诺克版图上不只有谢菲尔德,还有长江边的武汉。"此刻他手机屏保上的奥沙利文照片,正与窗外黄鹤楼的轮廓悄然重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