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操运动员桑兰:从奥运梦碎到人生重启,她的故事为何激励千万人?
命运的分水岭:1998年友好运动会
1998年7月21日,纽约长岛体育馆的镁光灯下,17岁的桑兰在跳马热身时意外头部着地。那个本该完成"直体后空翻转体540度"的动作,成为她体操生涯的最后一跃。颈椎第六、七节粉碎性骨折的诊断结果,让这个浙江姑娘永远告别了竞技场。
"当时只觉得脖子以下像被水泥封住了,但真正让我害怕的是医生说的'可能永远站不起来'"
浴火重生的五个阶段
- 绝望期:术后三个月只能盯着病房天花板,靠呼吸机维持生命
- 觉醒期:收到全球3000多封慰问信后开始配合复健
- 转型期:2002年考入北京大学新闻系,用嘴翻书完成学业
- 突破期: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火炬手,主持《桑兰2008》节目
- 升华期:创立残疾人公益基金,推动无障碍设施立法
数字见证奇迹
- ▸ 10年康复训练恢复部分上肢功能
- ▸ 17家国际媒体专访记录她的故事
- ▸ 23场公益演讲影响超50万青少年
- ▸ 2014年产子成为全球首例高位截瘫自然分娩产妇
如今坐在电动轮椅上的桑兰常说:"体育精神不是永远胜利,而是跌倒后还能笑着定义新的人生赛道。"她的微博签名档写着"生命以痛吻我,我却报之以歌",这或许是对体操运动员这个身份最动人的续写。
——本文素材来源于桑兰自传《生命的微光》及央视《体育人间》专访